如何运营企业微信公众号内容
在经历了2年的野蛮生长之后,微信公众号也迎来了“双降”——图文转化率下降,用户净关注人数下降(甚至是负增长)。然而,在大势面前,英雄也不免气短,图文转化率跌至10%以下的不在少数。
其实,占据微信公众号80%以上的企业公号并不能算是鲶鱼,毕竟他们生产不出太多有营养的内容,做服务、做营销才是必然。比较而言,好的自媒体是“发光体”,既有知识、观点的亮度,也有人格、情感的温度;而好的企业微信公众号则是“利共体”,产品、服务、促销及与之有关的内容和功能构成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利益纽带,多维度的沟通及用户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机融入强化了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关于这方面的具体例子,不妨参考单仁资讯公众账号是如何将两者完美结合的。
做得好的企业微信公众号毕竟是少数,怎么才能让掉队的赶上呢?毕竟冬天眨眼就到。
先把落下的课补上!
要想打造“利共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用户基数。五千、二万、五万、十万都是坎。前期增粉显著的,算没白忙活。如果用户还不足一万,就别妄谈什么微信营销,好好拉客再说。
用户为什么要关注某一企业微信公众号呢?无外乎利益刺激、需求刚性、情绪共鸣三大动因。利益刺激源自贪婪,情绪共鸣源自认同,而需求刚性则源自资源和能力的不对称。从普遍情况来看,利益因素占了7成,需求因素占了2成,情绪因素最多也就1成。
不可否认,无论是订阅号还是服务号,都天然带有媒体的基因。不会做内容,自然玩不转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公众号应该怎么做内容呢?
一、基于利益层面的内容,包括产品、服务和促销信息。不要仅仅做信息告知,要包装,要做价值分享。其中的一些高感应度、高接触度信息完全可以以栏目的形式固化下来。
二、基于文化层面的内容,包括品牌文化和核心用户群体亚文化的交流,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品牌人格的塑造和传播,变人与物的交流为人与人的交流。
三、基于社交层面的内容,让用户有机融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变交易关系为共创关系,变消费行为为娱乐行为。
总而言之,微信不是单纯的营销工具,但却是关系营销的绝佳平台。营销非内容,但内容即营销,可以让用户沉淀需求刚性,产生情绪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