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事件营销:舌尖上的淘宝
香格里拉松茸、诺邓火腿、内蒙奶豆腐、徽州毛豆腐……这些全国各地的美食,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纪录片的热播而名声大噪。最近,《舌尖2》也已经在央视开播,“一集还没看完,我已经买了600多块钱吃的。”淘友小陈一边看《舌尖上的中国》,一边在网上按图索骥购买相关食材。在淘宝上,像小陈这样不堪美食诱惑的淘友,一周内就涌现了近600万人。
在这股特产狂潮中,淘宝特产店顺势而上,成了此次热点事件的大赢家。作为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无疑,淘宝的零售特产资源是相当丰富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收视更为淘宝特产网店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从淘宝网上搜索可以发现,一些淘宝特产小店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而这些小店正是专门经营片中所出现的地方特产。除此之外,原本就经营地方特产的网店,则加大了营销和宣传力度。
许多特产店也大量备货,并将商品图片在网店上做重点展示。也有许多淘宝零食特产商家在商品名称中附加上“舌尖上的中国”几个字,以借搜索量来增强点击量。更有甚者将与纪录片有关的书籍、音乐、美食照片都放在了网店里。可见淘宝小店们的用心。
“淘宝有《舌尖上的淘宝》专题了!吃货们不用辛苦搜索啦!”淘宝网为了方便吃货们迅速找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所介绍的各种美食,推出了美食专辑——“舌尖上的淘宝”。该专辑将片中出现的几十种美食特产“一网打尽”。
就拿“松桂坊湘西腊肉”来说吧,淘宝特产店“松桂坊”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湘西文化和湘西腊肉的描述,引用到产品的说明当中,并配以形象生动的图片,让消费者产生视觉上的享受。仅这款特产,30天内就售出1419件。除此之外,该特产店还有“烟熏腊猪舌”、“松桂坊湘西腊鱼”、“松桂坊腊牛肉干”等特产品类都获得了十分可喜的销量。
此外,商家还晒出买家们对产品的评价。特产店“松桂坊”就有一则评价是关于“松桂坊湘西腊肉”的:“老公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后非要嚷着买的,买了以后真的没有后悔,很好吃,烟味也比较重。”由此,专辑活动成功借势收视火爆的美食纪录片,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然而,面对日趋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即使是美食当前,许多人也还是望而却步的。淘宝则针对了这一热点议题,特别定制了一份“靠谱”餐单,主要集合优质的进口食品和靠谱商家,以增强食品质量保障来获取消费者的信赖。
事实证明,这些营销举措给淘宝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有数据显示,《舌尖上的淘宝》一上线就成为全国各地美食爱好者们的大本营。在短短24小时内,超过31万人关注了《舌尖上的淘宝》,浏览量高达1千万次,成交7万多件。在此次活动的带动下,食品相关类别的直接成交额达到了2195万。
总之,淘宝这次充分借势《舌尖上的中国》,做出针对性极强的营销计划,狠狠赚了一把。
点评:淘宝借势《舌尖上的中国》,其事件营销的最大特点就是紧密将营销活动与事件相结合,借事件的超关注度迅速提升营销活动的关注度。
当然,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收视反响极好,也是淘宝特产营销活动成功的一个难得的契机。但不管机遇如何难得,只有抓住了并利用了才能有所收效。淘宝此番的营销举措,充分利用热点事件,将公众的心理与自身产品的营销完美结合,获得大丰收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