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后微盟喊话:微信代运营时代将至
在点点客、微盟两家企业相继获得数额不小的投资后,微信第三方服务商关注热度迅速攀升。资本的涌入能给依托微信大树的开发者们带来什么?在刚刚获得3000万A轮融资的微盟创始人孙涛勇看来,微信第三方开发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靠提供傻瓜式基础服务功能的时代已经结束,而注重后端运营的“代运营时代”即将到来。
自从微信开发平台开放以来,无数的开发者涌入微信生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大大小小有1000多家。
今年,我们已经陆续听到一些第三方平台开始做不下去了或者被迫转型了,其实这在传递一个讯号,微信第三方开发开始进入深水区,“微网站+刮刮卡+会员卡”的时代已终结,微信第三方服务向个性化、垂直化、服务化发展。
两条路径发展定制业务
所谓个性化是指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开发,企业的需求的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微信第三方平台功能无论如何的强大都很难满足企业所有的需求,例如会员卡系统线上与线下的对接,商城订单系统与线下ERP系统的对接,标准化的产品都很难满足,因此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异常强烈,但如果做标准化产品投入到定制开发,就会严重拖慢整体标准化产品的研发速度。
所以我认为微信第三方服务商做个性化开发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成立单独的定制开发事业部,完全与现有的标准化产品隔离,项目与产品的隔离最好的优势是两者互不影响,却又可以互补;第二种方式是开放API接口,邀请更多的第三方参与,目前微盟正在尝试。开发者通过申请微盟开发者资格,就可以直接运用微盟平台所有的功能,对于微盟平台不能满足的功能,就可以进行定制开发,比自己一点点再去从零开始研发一个平台要节省很多的时间和成本。
未来我们还会做一个定制开发市场,让有定制开发需求的商家直接在定制开发市场发任务悬赏,开发者看到任务就可以接受任务,帮助商家完成定制开发的需求。
从“功能堆砌”到“解决方案”
所谓垂直化就是基于某个特定行业做深度开发,这也将是以后所有微信第三方平台的必经之路。第三方平台要从“工具“慢慢转变成“服务系统“,要从简单的“功能堆砌”转变成“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B端,真正的了解到商家到底需要什么,如何接入到商家的核心系统,将微信营销融入到企业日常工作当中来。
对于微信第三方开发,我的一个观点是“轻C重B”,把C端做的足够的“轻”,把B端做的足够的“深”。
为什么C端要做的足够的“轻”?在这里“轻”可以理解为“简单”,轻关注、轻互动、轻交易,一切化繁为简,让你的潜在客户成为你的粉丝要足够的简单,让你的粉丝参与你的互动活动要足够的简单,让你的粉丝进行交易的时候足够的简单,只要真正理解到少即是多,才能真正的服务好更多的粉丝。
为什么B端要做的足够的“重”?在这里“重”并不是说产品功能要做的臃肿、复杂,而是产品要做的足够深,现有第三方平台里很少有微信营销深入到企业的核心系统里,如CRM系统、收银系统、ERP系统,而这些系统恰恰是企业目前至少是近几年不会舍弃的系统。如果微信第三方平台线上的会员、订单不能与企业线下系统打通,那么微信第三方平台始终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很容易被边缘化,只要将线上与线下进行了对接,才能真正的帮助商家实现O2O闭环。
在选择垂直行业的时候,应选择互联网接受程度高、行业没有巨头、去中心化的行业。比如汽车、房产、教育、医疗等行业,这些行业互联网程度比较高,没有行业巨头,而且去中心化,车商通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他们通过给商家端开发一款APP,然后让每一个服务顾问(SA)通过APP建立和客户的一对一的连接。
外卖、美容业也是互联网化程度较低的行业。这些行业基本上没有管理系统,还是在靠纸和笔的时代,对这些行业完全可以直接占领B端,连基础的收银、会员管理系统一起做了。微盟在外卖这个行业已经开始试水,我们发现大部分商家的互联网程度很低,好多店里根本没有电脑,于是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小票自动打印,用户只要在微信端提交订单,小票打印机就会自动出订单,商家再电话确认一下即可下单。我们给商家还开发了一个APP,方便商家查看报表以及与客户的实时沟通。
微信代运营服务将出现
最后一个服务化是指微信第三方重运营时代的代来,微信第三方平台目前大部分是技术型企业,缺少对商家运营的指导,这是目前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很多企业购买了第三方平台,但是购买之后除了搭建简单的微网站,核心的CRM系统基本上不会用,还是停留在群发消息、抽奖活动的层面上。
随着微信广告的上线,运营慢慢变得重要起来,很多企业在微营销上都投入了预算,但无奈除了搭建官方的微信公众平台,很少有企业会真正懂的去运营。这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运营人才极度的缺乏,所以在未来的几年里,又会诞生一批微信代运营的公司。
作为以技术为主导的微信开发商,应提前进入布局,成立代运营部门。前期接的客户不要多,专注几个行业,把流程梳理通,建立标准的运营方案,等日后微信广告时机成熟,就可以进行批量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