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无限可能的社区O2O怎么玩
去年叮咚小区一亿元人民币的超级大天使融资,地铁站随处可见的叮咚小区广告,北京办公室建立,团队扩张,相比较彼时的种种光彩,现在的叮咚小区多少显得有些焦头烂额,就像它在微博上说的,最近被开的药有点多。
叮咚小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仅以其一时的失利给社区O2O判死刑,是有失偏颇的。最近几则融资消息引爆了人们对社区O2O的关注,做大或做小,想象的空间还很大。
就在日前,就有两家立足于社区O2O的公司获得了融资,他们的模式玩法,就能给叮咚一些启示:
1、专注于移动O2O的小区生活信息服务平台。
O2O之重,重在线下。小区的周边资源是社区O2O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而社区资源整合恰恰是很多创业团队都不愿意涉足的脏活累活。正如大众点评张涛所说的:腾讯的能力是希望聚焦在平台这一块,像O2O这种很重的,很脏很累很苦的活儿,腾讯其实不愿意做。
事实上,做O2O的,活的还算可以的正是那些愿意做脏活累活的。反观叮咚,其线下运营重点则放在用户量和曝光量,主要做了线下付费预装和外墙媒体广告。而真正要做的社区资源整合工作乏善可陈,北京公司甚至没有线下站,因此,借高曝光累积起来的用户没有好的落脚点只能纷纷流失。
2、社区O2O也能小而美
这里要举例一个今年5月才刚刚上线的微信服务号,做“一小时配送”的社区零售生意,上线之初就获得了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发展速度也是让人醉了。其提供送货的商品主要有两类:冷鲜食品和生活急需用品,主打一小时内闪电配送,保证帮助消费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和即时性需求。
之所以能够实现一小时内闪电配送,其链条上重要的一环是便利店,据悉,目前该公司在北京各区域合作的便利店有2000多家。工作人员每日从公司在北京各区域的冷库中把商品配送至各便利店,用户下单后,由这些便利店负责最后的配送环节。因为便利店的辐射范围通常在3至5公里以内,因此能够保证配送时间在一小时以内。
创业团队不以一时的成败定生死,重要的是从不成功的商业模式中吸取经验,把较成功的模式做足做深。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千团大战、外卖混战、社区O2O战乱兴起,没有谁是永远的败者,也没有谁是永远的成功者。